🌎百佛殿 / 佛教知识 / 列表 / 什么是法执和所知障?
佛教网

什么是法执和所知障?

文 / 合儒法师 2020年2月29日
  很多刚开始学佛的居士依名解义,认为佛法学的越多,法执越重,知道的越多,所知障越重。好像学习佛法越多,问题越严重,究竟是不是这样?让我们来看看究竟什么是法执和所知障。
  首先了解一下法执是什么?
  《成唯识论》中说到:“是故法执,皆缘自心所现似法,执为实有,然似法相从缘生故,是如幻有。所执实法妄计度故,决定非有。故世尊说,‘慈氏当知,诸识所缘唯识所现,依他起性如幻事等。’”
  把这个定义转化成现在的白话就是我们对于一切事物认识的时候,内心生起这些事物的形象,认为这些形象都是实在的。但是这些形象是因缘所生的,也是由我们认识所产生的幻相,非是实在的。由于我们对于内心所生幻相产生实在的认识,于是也对这些外部的事物也认为是实在的,其实外部的这些事物,也是因缘所生的,非有永恒不变的实在性,这就是法执。这么说可能还是有点难理解,再简单一点就是法执就是认为一切法都是实在的,而不知道一切法是无常的,是空性的。那么我们就知道法执不是学的佛法越多,法执越重,这是错误的理解。
  那所知障是什么那?
  《成唯识论》卷9:“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翻译成白话就是,我们由妄分别所认为有实在的法和实在的我(我见)而为重要原因,各种邪见、疑、无明、贪爱、嗔恚、慢等,覆蔽了我们对诸法实相的认识,能够障碍证得菩提,这就称为所知障。简单点就是由法执、无明、我见等,障碍了我们对于诸法实性的认识,能够障碍我们证得菩提。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不是我们所知道的佛法障碍了我们,而是我们不了解诸法的实相而障碍了我们。
  我执大家都比较容易明白就是对五蕴所假合的身心认为是实在的我,从而产生我执。我执和法执是一对概念,烦恼障和所知障是一对概念,由我执导致烦恼障,法执导致所知障,烦恼障障碍涅槃,所知障障碍菩提。因我执产生各种贪嗔痴烦恼,因烦恼我们不能够解脱,所以我执导致烦恼障,障碍烦恼解脱后的涅槃境界。由于认为一切法为实有的法执,而导致我们不能很好的认识到诸法的空性,所以产生了所知障,从而障碍了我们究竟成佛(菩提)。因此多闻思一点佛法吧,否则可能产生错误的认识,甚至是笑话还不知道呐。
  谢谢你看完 合儒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皈依后要成就这四种正行才能称为皈依 下一条 定善和散善是什么意思?详解定善与散善
延伸阅读 何谓「檀越」 人们游览寺院时,常会在一些石碑的碑文上,看到“檀越”二字。此外,菩萨戒子诵戒…何谓「普特切罗」 普特切罗,又名补特伽罗,是梵语 pudgala的音译,意为众生,即轮回转…常耕福田,才能福报多多 福报从哪里来?不是说你能力强就一定有福,因为福报也有它的前因后果。…四时坐禅 谓一日中定时行四次坐禅,即黄昏坐禅、后夜坐禅、早晨坐禅、晡时坐禅。 兹依《永平清…何为五时说法? 五时说法;是佛教中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根据不同根器的众生而进行的五次说法时期…细说佛造像三道“颈纹”咋回事,原来是有3个寓意 若我们注意观察佛菩萨的造像,常见造像大多身…不净观颂 佛为贪欲众生说不净观,观之既久,贪欲即除,可以越爱河而超苦海。余闲居阅《大智度论…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