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列表 / 拒绝野味,让人类与大自然诚朴和解
佛教网

拒绝野味,让人类与大自然诚朴和解

2020年2月13日
  新型冠状病毒气势汹汹的向我们袭来,在这样一场悲伤与坚强并存、哀痛与智慧同在的抗争中,我们普通人是否可以静下来,给自己一刻思考的时间。
  一、新型冠状病毒爆发,第一个“传播者”是谁?
  月23日,国家卫健委专家高福表示在华南海鲜市场非法销售野生动物的摊位分离到了病毒,可谓新冠肺炎病毒来自野生动物证据确凿。
  1月28日,钟南山院士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2019新型冠状病毒最早发现在一种蝙蝠身上,科学家正在寻找新型冠状病毒中间贮主。
  1月31日,百度发布《百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搜索大数据报告-拒绝野味篇》 ,报告用数据显示了此次疫情爆发背后,“野味”的暗流涌动和用户观念的转变。
  报告数据显示,在过去近十年里,穿山甲和豪猪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野味,两者加一块占比近5成。而蝙蝠和果子狸这对“非典”元凶,同样得到了很多人的持续关注,走势不降反升。
  搜索,一直被认为是反映社会趋势和用户关注的一面“镜子”。追根溯源,此次肺炎疫情的爆发离不开小部分人对于野味疯狂而不合理的追求,经历了17年前的非典事件、如今又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在疫情过后,我们对大自然、对野味是否能有新的思考。
  二、直面大自然,人类如何与之共处?
  “发动灾难病毒的宿主,今天是果子狸,明天就可能是穿山甲,后天有可能是眼镜蛇,等等。最可怕的不是这些野生动物,而是人类自身的‘入侵’行为。环保的我们、文明的我们、法治的我们,不要再打野味的主意了———约束我们的胃,管好我们的嘴!”
  这段带有号召和劝诫意味的文字,是《半月谈》于2003年7月发表的《禁食野味:管好我们的嘴 远离人体“生物炸弹”》中提到的。那时,非典刚刚过去,在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复苏中,举国也在反思,结论之一正是拒绝野味。
  在钟南山教授主持的专家会上,来自香港大学的袁国勇教授说:“我们都不应该吃野味,一定要尊重野生动物的生命和他们栖息的地方,因为他们和我们是同一个地球村里的居民。”
  南怀瑾先生也曾说,“凡是宇宙间的生物,有血有肉的,思想和智慧差距不会太远......现代的生物学家,尽量提倡爱,爱动物,这种教育,看起来好像是一件小事,但是扩而充之,就是仁爱心。”
  “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天地宇宙,生了万有,却没有自恃的心理,没有将任何一样东西收为己有。它只帮助万物的成长,不做万物中任何一物的主宰。生灭自然,永远这样生生不息。
  宋朝张载在《西铭》中写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万物一体,民胞物与。人类自古以来,便敬畏天地、敬畏自然,万物同我们生活在一起,都是天所覆,地所载,我们命运相连,息息相关。如果我们不能尊重野生动物的生命和他们所栖息的大自然,那么最后必然会自作自受。
  三、与大自然和解,生命与生命本该遥守相助
  动物也有苦乐之感、喜哀之情,人类在饱足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顾念餐桌上曾鲜活的生灵而停止杀害的那一刻起,生命与生命便回归了最初该有的遥守相助。爱生命、爱地球,当慈悲的种子在心底发芽,当人类愿对万物伸手相助,也定会得到万物的护佑。
打赏
上一条 疫情在前 一定要安住当下 下一条 皈依不是偶像崇拜 而是影响自己
延伸阅读 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他人对我们是何种态…以忍来圆满人生 圆满人际关系的良方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那,都是海阔…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9记金刚棒喝,句句戳心、振聋发聩。 拜佛 “拜佛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傲慢。”大家要记住!…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讲到死去活来,你仍然不悟!因为不悟的人,说无念,执着无念…忍辱其实不是忍气吞声 忍辱≠忍气吞声,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一点 “辱”的字面意义是受到侮辱,…不要自己逼自己 有人问我:“师父,我看了很多有关积极人生观的书,希望能鼓励自己不断努力。可…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