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放下自我的幻觉
佛教网

放下自我的幻觉

文 / 圣严法师 2020年1月9日
  一般人认为,活着的时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后,虽然身体消逝了,但是灵魂还在,就转而把灵魂当成“我”。但是,狗有狗的灵魂、猫有猫的灵魂、人也有人的灵魂,即使是人的灵魂,也有男人、女人之别;所以,在一次次的生死轮回之中,灵魂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只要灵魂一变化,“我”也就会跟着变化。因此,佛法虽肯定身体、灵魂的存在,但它们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一样东西可以称为“我”。
  第一次接触“无我”观念的人,大都会感到害怕,其实“无我”才是对自我真正的肯定,让我们仔细想想,“我”究竟是什么?是心?是身?还是身心之外所拥有的事物?所谓的思想、财产、名誉、价值判断等,就是“我”吗?或者只是“我的”罢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的名字叫做“圣严”,但是在台湾,就有五个名叫“圣严”的出家人,所以将来如果有人提到“圣严法师”,究竟指的是谁?还有,我曾经在大英历史博物馆看到敦煌出土的古代经卷,里面就有一位唐朝的法师与我同名,巧合的是这位法师也姓张,和我俗家的姓一样,也叫做“张圣严”。由此可见,历史上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我的名字并不就是“我”;同理可知,我的身体不是我、我的名誉不是我,其它与我有关的一切也都不是我。
  因此,现在一般人所讲的“我”,都是虚幻的我,并不是真实的。但是一般人还是很怕无我的观念,因为一讲到无我,就觉得自己的价值、立场、目标、方向似乎都消失了。曾经有一位美国教授跟着我打禅七,在打坐状况非常好的时候却要求回家,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坐了呢?”他回答:“我愈坐愈好,觉得这个世界愈来愈空虚、不重要,但是这样不行,我还有一个太太,我怕我一开悟,进入‘无我’的境界,就可能不要太太了。我可以不要太太,但是太太不能没有我,所以我想回家了。”他表示,基于慈悲的心理,他要回家帮助太太,所以他不想打坐、开悟了;于是我告诉他:“你好愚痴啊!成了佛、开了悟的人,虽然没有自私自利的我,却有大慈大悲、大智大勇,也就是把小我扩大成无限、广大的我,不仅可以帮助自己的太太,还能救度更多众生。”
  佛教认为,一切有形、无形的现象,在我们身边不断地变换着,生活在这个变动不已的幻境当中,我们常常为自己编织苦恼的生死之网而毫不自觉,明白“无我”的道理,就可以帮助我们练习放下自我的幻觉,积极修行菩萨道。虽然众生看佛是有“我”的,例如在《金刚经》中,释迦牟尼佛就常以“我”自称,但是在其它佛经里,如来也常说:“我是佛”、“我在说法”、“我在度众生”,这些都是“假名我”,为了让众生了解佛所说的法,才必须有个指称的对象。事实上,佛的“我”就是“无我”,拿掉凡夫的自我,只剩下佛的无我,才是究竟的我,也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发挥绝对正面的影响力。
  谢谢你看完 圣严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持咒念诵如何做到心气合一? 下一条 未来不由你计划,业果来安排
延伸阅读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所以善导大师说…一个初学者,避凶很重要 我们修行人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为趋吉这件事情不…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臂、燃指,…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真正障碍往生是带有执着的妄想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唯识学主要是针…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