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佛教并不主张「福荫子孙」
佛教网

佛教并不主张「福荫子孙」

文 / 仁清法师 2020年1月3日
  佛教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因缘果报,毫厘不爽”,“因果报应竖彻三际”。由于很多人并不完全正确了解因和果的这一特性,致使产生了错误的理念,比如有人认为:家中有信佛的就行了,我本人不去修行也无所谓,佛祖照常保佑我……如此种种。这是非常愚痴的,因为:“佛教并不主张福荫子孙说”。
  所谓“因缘果报,毫厘不爽”,就是“未作不得,已作不失”,也是“种何因,得何果”,也即是“自作业,自受果”。这跟其他人没有关系,即使父母子孙也不相干……
  《涅槃经》说:“父有过恶,子不获殃,子有过恶,父不获殃。各自之死,善恶殃咎,各随其身。”
  《无量寿经》说:“善恶报应,福祸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泥犁经》说:“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受福,恶自受殃。”
  《地藏经》说:“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可见,因果报应是自己的事,即怨不得、也靠不得、更等不得。明乎此,那你对“修行人家中还会有不测之事发生”,就会正确认识了。
  修行人通过一定的修行方法,经过一定的修行时段,确实会改变很多东西,比如:家庭更和睦,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富裕等等。那怎样看待一个修行者与其它家庭成员的因缘关系呢?
  大修行者有大福报,大修行者有大功德。比如:一个修行者向佛菩萨祈求一个孩子,“便生福德智慧之男”或“生端庄有相之女”。这孩子的福报,也并不是父母的赐予,而是过去世修行的结果,只是因缘成熟,今生到有缘有福之人家投胎而已。一家人共同享受的欢乐和富足,则是过去世他们的“共业”所致。
  修行,是自己的事情!
  谢谢你看完 仁清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即使没有往生,你所念的佛也没有空过 下一条 为什么有的人轻轻松松就能赚钱
延伸阅读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所以善导大师说…一个初学者,避凶很重要 我们修行人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为趋吉这件事情不…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臂、燃指,…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真正障碍往生是带有执着的妄想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唯识学主要是针…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