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如何自求多福?
佛教网

如何自求多福?

2020年1月2日
  我们这个学佛人,包括一般的人,对于受用或是福报比自己大的,遇到这些人,你要懂得随喜赞叹,消除自己忌妒悭贪的这个恶业。
  那么憨山大师在语录当中也有讲到,他说一个学佛人怎么来自求多福啊,因为一个人他会贫穷,无外乎福报不够,际遇不好、因缘不好,都是福报不够。
  那么如何自求多福?
  你要知道,这福从哪里来?那么大师告诉我们,他说这个福的根本在于心地,而众生无始劫以来被贪、瞋、痴盖伏住,所以福越来越少,祸越来越多,所以以至到后来堕落在三涂当中,那么增福慧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消除贪瞋痴,使你的心地恢复本有的光明、本有的清净;而消除贪瞋痴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修行,透过修行、透过念佛、或是透过持咒,消除你心地种种的杂念,种种的妄想,妄想消则心地增明,这心越来越清净,越来……,应该说烦恼越来越少,那么当烦恼减少,那本性具足的福德自然透露出来,要知道“心”是福之源,心为万法的根本。
  所以这个是憨山大师告诉我们大众,你一个人你要修福、你要求福,如何求?如何才能求得到福?就是你要修行。不透过修行,不消除你的烦恼,你是求不到的,所以说教你“自求多福”,如何自求呢?就是你要能够去贪、瞋、痴,去贪瞋痴;以净宗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念阿弥陀佛,消除贪瞋痴,熏习正法,这个就是自求多福的妙法。
  当你心地清净的时候,福报自然显现、智慧自然显现,包括人天的福报也是一样,你看像天上的天人,为什么他比人间的福报大?因为他的心比人还清净;为什么罗汉他的福报比天人大?因为他的心比天人清净,一层一层往上推到如来的果地,如来的福报不可思议,非是一般菩萨、阿罗汉所能测度,就是因为他业障全消,心地的光明全部显露出来,举手动足都是大即大用,举手动足无非福慧圆满,就是因为透过修行的关系;所以你要求福就是要来修行,这个是祖师大德为我们这些后世的众生,尤其是福报不够的,或是想求福的,给我们指一条路,你透过修行,福报自然就增长。
  所以你看为什么《无量寿经》四十八愿里面,阿弥陀佛有一愿叫“闻名得福愿”,听闻阿弥陀佛名号,心地清净,你的福报就现前;又祖师告诉我们能够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是多福之人、多善根之人,所以一切福的根本,依于心地,所以心地要是能够清净,要是能够明心见性,那自然福报俱足,这个是从根本上来下手。
  世间种种的万善,不妨随分随力去做,但是用功修行念佛,去除贪瞋痴这个要摆在第一个,因为这个是根本。
  如果心地不明,妄想烦恼不断,你修的福,那么我们佛门……,应该这样讲,我们佛门有一段话在形容他修福没有修慧,那就是“大象挂璎珞”,来生福报好像很大,但是是在畜生道享,所以一定要福慧双修,福慧双修,所以这个讲自求多福,这个福不要向别人求,要自己心地求,心地清净去除贪、瞋、痴,心地老实这样子来念佛用功,这个就是有福,那么你烦恼放下了,自然一切具足,希望大家懂得这一层的道理。
打赏
上一条 为什么福有尽头,苦无尽? 下一条 修行之路为什么很困难
延伸阅读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所以善导大师说…一个初学者,避凶很重要 我们修行人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为趋吉这件事情不…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臂、燃指,…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真正障碍往生是带有执着的妄想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唯识学主要是针…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