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佛教教人向善,但可不只是教你做好人
佛教网

佛教教人向善,但可不只是教你做好人

2019年10月9日
  很多对佛法还不甚了解的人认为:佛教只是教人向善的。甚至有人觉得:我做一个好人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学佛呢? 生活中,因为每个人的接触、了解不一,这些理解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无可非议。只是我们很多人都不清楚,与人为善其实只是学佛的基础。要提升自己的生命觉悟和境界,在起心动念和言行举止上,佛法中有更彻底、更有方法和方向的好人标准,只要依此而行就能渐次成为更圆满的好人。
  有漏的善法可能会变成苦的业因
  太虚大师说,以慈悲恻隐之心做慈善事业,也即为佛菩萨济生度人的基础。但这种世间善事,虽然功不唐捐,如若不能学佛回向菩提,亦只是有漏的善法,或来世生于富贵家中,或也能转生为天人,若由佛法来看,这些都是有限量而不究竟的。
  但若明了佛法而去做善业,即将有限的福德转为无量的功德。譬如山沟中的水,只能够在小范围内──溪涧,而不能够流注到江海中去,更不能周流于全世界,这是一个浅显的譬喻。
  佛菩萨证明小则一草一木,大则无边世界,都是其来无始,其往无终,无有边际,无有穷尽的。平常人所谓佛法无边,其实佛法无边,并不是另一种的东西,明白了佛理,随作一事,便都成了无量无边。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云:不住相布施,其福德无量。
  做善事而能学佛,如一滴水放于大海,便等大海一味。因此,普劝世间做慈善事业的人最好能够学佛。
  不以做好人而自满
  我们第六意识的分别念都是落在生死里的。从了生脱死的角度上说,第六意识分别念都属于生灭念头。那么,好人起好念头,做好人好事也是业吗?确实这也是业,对了生脱死的人来说,依旧是落在生灭里。所以菩萨行善事,要有空性的见。
  我们修行人行善时,同样要有空性的见、无我的见。做好事时,要修无我。即没有我,没有我所施予的对象,当中那个行为媒介也没有,这叫三轮体空,这才是清净见,是清净的、有功德的。但是这个标准真的很高。
  所以不要认为,做人只要起个好心、做好人就可以了,认为佛教只是劝人为善的,并以此标准自认为自己心很好,但事实上离解脱的标准还差很多。
  存好心没错的,而且很重要,因为这是一切法的基础。但如果以“我已经是一个好人”为理由,拒绝听闻佛法,皈依三宝。那么这个好心、好念,恰恰成了障碍我们的提升自己的理由。所以一边做好事,一边要很谦虚,知道生命有很多层境界,我们要继续往高处走,进一步突破自己。
打赏
上一条 早念佛,莫等懊悔! 下一条 为什么佛教会具有保佑的功能呢?
延伸阅读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所以善导大师说…一个初学者,避凶很重要 我们修行人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为趋吉这件事情不…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臂、燃指,…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真正障碍往生是带有执着的妄想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唯识学主要是针…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