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佛教知识 / 列表 / 念佛的十大功德利益
佛教网

念佛的十大功德利益

2019年10月3日
  怎样念佛才能功夫得力?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问得非常之好!祖师大德告诉我们,“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之浅深”,这话说得好。
  祖师大德教给我们,要老实念佛,“实”是“实实在在、老老实实”,我们不老实。我们今天念佛,不但“实”没有,“真心”也没有,怎么能成就?
  我们今天不是用“真心”念佛,用什么?用妄心、用假心。我们是用妄想在念佛,用第六意识在念佛。诸位要晓得,妄心、假心,这是轮回心,我们用轮回心来信净土、来修净土,修到最后还是搞六道轮回。
  李炳南老居士常讲,一万个念佛人当中,真正能往生的不过二、三人而已。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问题出在他是不是真修、真干。
  古来的祖师大德给我们讲,这个法门是“万修万人去”,现在万修只有二、三人去,可见只有二、三人是真正“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其余的都是用“轮回心”。我们念佛,在这一生当中能不能往生,关键在此地。
  念佛的人心地善良,能使身边的人感受到亲近与慈悲。学佛就是一种修心的过程,从放下贪嗔痴的欲求到领悟戒定慧的境界,每一种开悟都会使得自我的心性越发的平和,包容。当你从心底里迸发出与人为善,普度众生的念想时,你的言行举止,一举一动都会散发出慈悲,和睦,让人觉得亲近舒服的磁场。
  念佛的人总是真诚,善意,心怀感恩的待人。因为他们深信因果,不打妄语,不搬弄是非,也不会不急功近利。念佛会让我们更加透彻地明了善恶有报的意义。世事一切的艰难险阻都是帮助我们修忍辱,生活中所有的富贵安康也都是对我们心性的考验。无论前路如何,心怀感恩就一定会获得福报相随。
  念佛的人健康,自律,有着规律的生活,健康的心态。诵经念佛是一种培养我们专注力,使心性进入定境的修行。修成了好的功课与作息,以及坚持戒杀吃素,行善布施的健康如法的修行,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心态上都有着数不清的益处。这样我们又何求增不来福寿,得不来幸福呢?
  平日里生活中的种种烦恼,无不使得妄想,杂念充斥于我们的起心动念。念佛时也容易浮躁,焦虑胡思乱想。这时,我们就要学会通过身体的调动来促使内心的清静。我们要使得身体坐端正,闭起眼睛不看外界的事物,耳朵也不收到外面声音的影响。暂时关闭外界感官的种种侵扰。用心来感触念佛中的殊胜与清净。
  念佛的功德贵在长久,需要我们不断的在修行中体悟念佛的定境,而这过程本身就是在培植你健康,运势,心态与福德的福田。
  念佛的十大功德
  一、杜绝邪念:未进入佛门的凡夫俗子,不分男女老幼,经常口念阿弥陀佛,你会心地善良,思想平静,杜绝一切邪念。诸葛长青认为,人们无始劫以来,总有许多业障阻挠,导致邪念纷飞、杂念不断,持续念诵,可以促进自己走向正确的道路,避免走邪路。
  二、身体安康:经常念佛,你会身体健康,颜色光泽,气力充盛,心情快乐,气息平和,各种疾病原则上不会再侵害于你,小毛小病也很快就会消失。诸葛长青认为,人生烦恼来自贪嗔痴,持续念诵,可以消除贪嗔痴。
  三、培养慈悲:经常念佛,你不会再斤斤计较各种利害得失,不会再人为制造人际关系的紧张,不会因愤怒而伤元气。
  四、吉祥如意:经常念佛,一切恶鬼、罗刹、夜叉皆不能侵害于你;毒蛇、毒药、皆不能伤害于你。诸葛长青发现,持续念诵佛号的人,身有佛光,处处受人敬仰。不知不觉你会发现身边的人都会关注你、赞叹你。
  五、远离灾祸:经常念佛,可远离各种是非场合,以及水火、车祸、歹徒、牢狱、刀兵等一切灾祸。
  六、智慧飞跃:经常念佛,你会心里坦然,白天淡然处理各种事务,夜间睡眠香甜,可避免失眠及恶梦。经常念佛,智慧会持续飞跃。
  七、消灭罪业:经常念佛,你的善良本性将成为言行主导,即使先前所作坏事(十恶不赦除外),也可在念佛后得到减轻或消灭。
  八、心想事成:经常念佛,知道顺应自然规律,不会有非分之想,不会去强加于人,于是所作之事都会吉利,真正做到心想事成。
  九、促进修行:经常念佛,你会常常有感恩之心,明白世事复杂,一切随缘,你会知道佛法无边,光明普照,于是潜心向佛,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诸葛长青认为,修行路上,念佛号可以持续给你加油,使你动力无限。
  十、利于成佛:在你临终时,心里无恐怖无畏惧,视死如归,无痛苦,无遗憾。因而往生到极乐世界。
打赏
上一条 刹、宇、庵、堂,有什么区别? 下一条 般若是什么?如何通达般若妙智?
延伸阅读 何谓「檀越」 人们游览寺院时,常会在一些石碑的碑文上,看到“檀越”二字。此外,菩萨戒子诵戒…何谓「普特切罗」 普特切罗,又名补特伽罗,是梵语 pudgala的音译,意为众生,即轮回转…常耕福田,才能福报多多 福报从哪里来?不是说你能力强就一定有福,因为福报也有它的前因后果。…四时坐禅 谓一日中定时行四次坐禅,即黄昏坐禅、后夜坐禅、早晨坐禅、晡时坐禅。 兹依《永平清…何为五时说法? 五时说法;是佛教中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根据不同根器的众生而进行的五次说法时期…细说佛造像三道“颈纹”咋回事,原来是有3个寓意 若我们注意观察佛菩萨的造像,常见造像大多身…不净观颂 佛为贪欲众生说不净观,观之既久,贪欲即除,可以越爱河而超苦海。余闲居阅《大智度论…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