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是中国佛教非常流行的一部经典。 此经的汉译有多种版本,通行的是后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的一卷本。
《金刚经》的主要内容是说佛与长老须菩提等讲述诸法性空无相、不住相、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乃至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得。菩萨修行,应远离诸相,不应住色生心,应于无所住而生其心。此经卷末:“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四句偈文,历来被认为是一经之精髓而广为传诵。这个偈文的意思告诉人们,应当认识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故而不应执着或留恋。
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空无我之理,经文篇幅适中,所以历来弘传甚广。相传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就是因为闻人口诵《金刚经》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有感,才去湖北黄梅,投五祖弘忍门下。因此,本经亦为禅宗所重视。
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它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佛在《金刚经》里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就是说,佛认为古往今来一切圣贤、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道的;只因个人程度深浅不同,因时,地的不同,所传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金刚经》的注疏论释甚多。中国从东晋以来,历代注家撰述不绝,主要有僧肇的《金刚经注》一卷,隋吉藏《金刚经义疏》四卷,唐慧净的《金刚经注疏》三卷,智俨的《金刚经略疏》二卷,窥基的《金刚经赞述》二卷,惠能的《金刚经解义》二卷,宗密的《金刚经疏论撰要》二卷等。近人丁福保的《金刚经笺注》,在社会上流行也很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