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难道您还没有玩够吗
佛教网

难道您还没有玩够吗

文 / 大安法师 2019年9月29日
  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佛说无量寿经》
  定位生命的价值是一桩非常严肃而重大的事情,凡夫的知见太狭劣,往往认假为真。当芸芸众生都在迷惑颠倒中狂热追求五欲六尘,而你跟他讲求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能你会被认为是另类,甚至大脑进水了!他们会觉得西方极乐世界虚无缥渺、类似乌托邦。
  有个公案:一个国家有一种泉水,喝后就会得精神病。国王就存了一个心眼,就让他国人去喝,都让他们得精神病。唯有他自己不喝。等到大家都得精神病时,就把共有的行为认为是正常,大家一致觉得国王太不正常,搞得国王快统治不下去。因为大家都认为他不正常,所以国王也没有办法。他心想:“干脆我也喝吧!”于是国王喝了泉水也变成跟他们一样,在臣民眼里,他们的国王也“正常”了。
  印光大师说:你相信不相信净土法门?不要去问别人。哪怕全世界没有一个人相信,你也要相信!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万牛莫挽的精神。如果你有这种信心,就要把世间的事务放下,五欲六尘追逐之心放下,来转自己心力在道德上,并尽形寿精勤努力、念兹在兹就可得极长生,契入自性的寂定,达到不生不灭的境地。
  一切菩萨示现成佛,绝对不是以国王的身份示现成佛的,一定要示现比丘的身份,舍家弃欲,这是非常重要的提示。修行人对于世事一定要有放舍的心。在家居士如果基本生存解决了,鼓励你要一心一意修行佛法。这个时代的价值观认为谁事业做得好,天天很忙,就是有价值,这是共业所感。传统社会认为闲人才是贵人。
  念佛求往生是我们生命中无量劫以来的一件大事。无量劫以来我们都是由于放不下世事,懈怠、放逸,虽然遇到净土法门,但信愿建立不起来,于是直到今生还在婆娑世界滞留。难道您还没有玩够吗!酸甜苦辣还没尝够!释迦牟尼佛再三殷勤劝勉我们放下五浊恶世,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在此世界能建立净土的话,西方极乐世界可以不必存在,法藏比丘也不需要精勤努力地修成阿弥陀佛。
  正因为我们业力太重,自己解决不了生死问题,阿弥陀佛的加持才对我们甚关重要,对这一点一定要搞明白。很多老年人因为一辈子过得很苦,苦难要有回报,要用痛苦凝注巨大的求往生心。大众不要再因循苟且了,也不要对世间有任何幻想。现在我们所处世界属于五浊恶世,一世不如一世,一年不如一年。佛弟子一定要严峻解剖自己,不能自欺欺人。
  真正要了生脱死的人,他一定要有与众不同气魄,敢于特立独行,不怕别人的误解轻慢、冷嘲热讽。作为求往生的净业行人,要甘心把自己边缘化,把自己淘汰出局。尤其是在你世间事业做得最辉煌时,你能急流勇退,平淡下来,好好念佛。你要有这种气概!

  谢谢你看完 大安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宁可坐着聊天,为何不去念圣号 下一条 真信切愿并不容易
延伸阅读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所以善导大师说…一个初学者,避凶很重要 我们修行人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为趋吉这件事情不…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臂、燃指,…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真正障碍往生是带有执着的妄想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唯识学主要是针…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