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不必害怕鬼神祸患”是什么意思?
佛教网

“不必害怕鬼神祸患”是什么意思?

文 / 仁清法师 2019年9月20日
  不必害怕鬼神祸患,是什么意思,上一次我来的时候给大家讲,师父我害怕,不敢诵《地藏经》不敢诵这经那经,为什么呢?念鬼来怎么办,上一次我就告诉他了,很好办,念鬼来了你把沙发给他坐。
  这更害怕了,他把沙发让给他坐,让他坐一坐,什么时候走他看不见了,就老认为你走了么,你在俺家还干啥,我们家又没别人,哈哈……。
  非常麻烦这是邪知邪见,鬼就是和我们做邻居,就是他是生活在不同的空间里,有缘众生能看到,无缘我们看不到他们,鬼道也是一类众生,人是用鬼在吓唬人,鬼没有用人吓唬鬼,你没听到哪个鬼说:小心那些人,小心那些人,你念佛念人来咱没法处理喽,哈哈……。
  现在是人在用鬼吓唬人,你很难见到鬼用人吓唬鬼吧,所以人比鬼可能还坏一些,在某些方面来讲,我讲话可能不客气,没法客气。
  所以印光法师有个题目叫不必害怕鬼神祸患,“以心念烦燥,是自己添病。杂药乱投”。杂药就是乱投医,有病乱投医,乱用药,“是令医生添病”。“汝发心要出家修行,了生死大事。
  即此富贵骄态,一毫不能去,出家有病,当致急死。”假如说你在家的时候,生在一个官宦人家,非常富有非常有福报,假如说你想出家修行,出家修行是以了脱为大事,那么你出家以后还是非常娇气,吃不了出家修行的苦,那么你出家会造一身病,你不会去适应这个出家修行的生活,可能会造一些病,假如说你那个骄慢的态度不能弃舍,功高我慢,非常娇滴滴的,依靠人,这种心态如果不弃的话,你出家修行对你自己不利,是这个意思。
  “汝有此种骄性,尚能甘受澹薄,视此身若附赘乎。又学道之人,凡遇种种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会。逆来顺受,则纵遇危险等事,当时也不至吓得丧志失措。”
  看样子这个居士是想发心出家,那么她非常要强,娇滴滴的并且是没受过苦,没受过罪,可能是个富贵人家,那么她出家以后呢,也是没有端正出家的理念,还是那种贡高我慢心不去,不适合那种出家的苦修生活,那么别人一有什么事的时候吓一跳,她害怕鬼,害怕鬼害怕神,就是经常处于一种害怕状态,看样子这样,根据她这个答复是这样,“当时也不至吓得丧志失措。已过,则事过情迁,便如昨梦”
  这个事过去了,这个突发的事已经过去了,那么这个事过去以后,就像过去做了一个梦一样,不必要再去执着他。“何得常存在心,致成怔忡之病。”就是受了惊吓。“汝既欲修行,当知一切境缘,悉由宿业所感。又须知至诚念佛,则可转业。”
  谢谢你看完 仁清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极乐世界的人为何永远不死? 下一条 由于精进念佛,转后报为现报,转重报为轻报
延伸阅读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所以善导大师说…一个初学者,避凶很重要 我们修行人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为趋吉这件事情不…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臂、燃指,…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真正障碍往生是带有执着的妄想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唯识学主要是针…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