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为什么弘扬戒律困难
佛教网

为什么弘扬戒律困难

文 / 纯智法师 2019年7月28日
  这个问题很难一时讲清楚,只好引用圣严法师的观点来说明,有五点困难:
  (一)律本太多,纵合不易:传来中国的戒律,共有四律五论之多,其中各部广律的制戒因缘以及戒相条文,相差不了多少,但是其中律论对于条文的解释,各彰本部的宗义,互异的就多了。有的要求很严格,有的要求很轻,如果逐部看了之后,即使自以为是,也无法肯定已经是到什么程度。因此,南山道宣律师,没有见过新译有部的律文,他的好多观点是相左于新译有部律的。有部律虽然后出,但是,以义净三藏留学印度二十多年,考证了当时所有的印度律制,并且作《寄归传》以用说明,他的观点可能要比南山较为正确,如果今天用有部诋毁南山,恐怕又觉得不可,不圆融。今人如果要治律弘律,思想必须要冲破这个难关。
  (二)戒相复杂,不易明记:大家知道,佛法之中,以唯识宗的名相最多,最难一一明记,殊不知律宗也有如此的困难存在。大家只知道戒律最少的是五条——五戒,最多的话是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但是,这个仅仅是条文而已,就象一个仅仅熟背宪法条文的人,并不能成为宪法专家。因为差不多在每一条的戒相中,都有开、遮、持、犯的分别,同时开、遮、持、犯,各个都有轻重等级的区别,同样犯一条戒,由于动机、方法、结果的不同,犯罪的轻重,及忏罪的方式,也随着不同。戒律的条文,固然是戒,凡是不在条文中而仍然违反了佛法原则的,也都算是犯戒。犯的是什么戒?应当怎么办?这些都应该了如指掌,了解大小乘的一切戒律,才能称为通晓戒律。所以研究戒律,首先必须付出耐心和苦心,从枯燥的戒相名目之中,培养出持戒的精神与弘法的悲愿来。
  (三)学戒弘戒,必须持戒:一个学戒弘戒的人,虽然不必事事如律而行,最少是个戒律的忠实信徒,他虽然未必持戒到位,未必如律规定的修行到位,未必持戒严谨,最少是个向往着如律而行的人。否则他的弘法事业,也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四)中国的环境,不崇律制:因为中国的佛教,尤其是南宋以来,根本丧失了崇尚律制的习惯,事业我们要在不崇尚律制的环境下去弘扬戒律,将会有很大的阻力,因为多数人不崇尚戒律,也就讨厌崇尚戒律的人,唯恐会以律制去约束或者抨击他们,使得他们无法安心。我在一本书上看到,因为弘一律师弘律,他老人家戒律清净,处处以身作则。事业很多地方都不欢迎他,甚至有人把他当成怪物。其实,大家都是怪物而不自知,反而把非怪物当成了怪物。是故,弘一大师弘律,起初数度不如愿,数讲数停,最多的听众,也不过数十人。后来以“不立名目,不收经费,不集多众,不定地址”为其弘律的方案。
  (五)律文刻板,时代变更:戒律的条文是死的,社会的演变是活的。要以死板板的条文,硬生生地加在新时代的每一个佛教弟子头上,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也是一件不合理的事情。这个就是弘扬戒律,最大的阻力,也是很难克服的。
  谢谢你看完 纯智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怎么观修慈无量心?慈无量心的观修法 下一条 经变图
延伸阅读 诵经是不是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 问:师父啊!我们每天都要诵经,比如每天在诵《心经》,不一定所…忍辱以积大德 这个放弃内心的感受,我个人有一个小小的经验,跟大家参考一下。我大概出家五年到…是不是念佛念到清净心就叫见佛了呢 问:什么叫见佛?是见阿弥陀佛的色身还是见自性佛?自性佛是…我们是否已经具备了这十种信心 依着彻悟大师的开示,看看我们是否具备了以下这十种信心,从头到…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所以善导大师说…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