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无量心,即友爱之心,能与众生安乐之心。慈是愿人得乐的意思。世人多只知自求快乐,忘掉别人的痛苦,但修习慈无量心的人就不同,他不但只求自己的亲人得到快乐,乃至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要得到快乐,还要脚踏实地,去帮助他们得到快乐,即是无量的“慈”,能给无量的众生得乐。那怎么观修慈无量心呢?
慈无量心的观修法
慈无量心必须在舍无量心的基础上修习。熄灭对众生的贪心和嗔心,平等看待一切众生。如果未先修舍心,则慈心、悲心是建立在偏颇的心态上,表面上是一种慈悲,实则是一种贪念(譬如只慈悲自己喜欢的人)。
因为我们只知道今生的母亲而已,不知道无数过去世的母亲,所以我们要先从今生的母亲观修起:她的穿着、她的容貌等等,就如同平常所见一般,如果母亲已经往生了,则观想她最后住世的模样,这样子比较容易生起慈悲心。观想清楚之后,修知母、念恩、报恩。
(1)知母
思惟的重点。佛经上说,即使用大地全部泥土做成果核般的小小土丸子,但与某个怨敌曾做过自己母亲的次数相比还是数量少。
“今生的母亲,过去世也曾无数次当过自己的母亲”,不论自己过去世曾为动物、人类或饿鬼,都是这位母亲所生,了解此点,慈悲就容易生起。现在我会和别人发生冲突,是因为不知道此人曾当过自己母亲的缘故。
佛陀说:“天下众生都当过自己的父母。”我们虽然相信这句话,但在生活中却起不了作用,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如法观修,所以只要努力地修持,内心自然就会理解、感受“众生和我现在的父母是一样的”。真正的“知母”是不管任何一个众生欺负、毁谤、冤枉等等,自已都能安忍,一点也不会生气。
将以上要点反复思惟后,了知今生的母亲,过去世也曾无数次当过自己的母亲;再扩及今生的父亲、兄弟、姊妹、朋友,观想他们也曾经当过无数次自己的母亲;接着,观想不喜欢也不讨厌的人,也曾当过自己的母亲;再接下来,观想自己最讨厌的人,也曾当过自己的母亲。直到感受升起,了知一切众生皆当过自己的母亲,他们对我的恩德,跟今生这位生身母亲一般,此即是“知母”。
(2)念恩
感受众生皆如今生的母亲一般后,多多思惟母亲对自己的恩德,令自己感动的地方(依个人状况而思惟):如生身(怀胎十月的不便,生产的剧痛与危险)、赐命(虽然出生了,没有母亲的照顾也活不下来)、施财(给予所有成长所需的物质,如现代人从幼儿园读到大学,一切所需的住所、衣服、学费,都是父母的恩德)、教世间知识(从走路、吃饭、穿衣到待人接物)等世间法的恩德。因为有了人身,才有学佛的法器。佛法上的恩德:如暇满人身、修行的资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对境都要依靠母亲才能圆满。
(3)报恩
感念母亲的恩德之后,要想如何以她最受用的方式报答她。想想母亲到底最想要些什么?需求些什么?经过仔细的思惟之后,我们确定母亲无非是想要“快乐”---好的食物、衣服、房子等等及不受病苦、盗贼等等伤害。但就算母亲得到如此圆满的人间福报,却不具备快乐的因(信心、出离心、菩提心),因此也得不到永恒快乐的果(圆满佛果),而且因为愚痴而不断造作痛苦的因。因此,她的欲求和所得总是背道而驰。
以不具乐因及乐果的大恩母亲为对境思惟:人及人天福报的因---相信因果、断除十不善(杀生、偷盗、邪*、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心、害心、邪见)。解脱轮回的因---出离心。成佛的因---菩提心。
观修慈无量心的要点
一、愿心:希望母亲能具足佛法珍贵的信心、我们祈望的母亲有出离心、菩提心,祈望不要只停留暂时快乐与要追求究竟的快乐。
二、生起强烈的希求心:渴望母亲能具足佛法的恩德,对佛法珍贵的信心、出离心、菩提心,及暂时与究竟的快乐,生起非常强烈的希求。
三、发誓承担:为了实现母亲具足暂时与究竟的快乐,我发誓加倍努力。
四、祈祷:我虔诚祈请三宝加被母亲能具足乐因与乐果。
五、安住修。当心稍感安乐,不去阻止它,也不跟随它,让心悠然安住,这是慈无量心的安住修。当分别念再起,又从“知母、念恩、报恩”开始观修;观察修、安住修两者要轮流交替练习。
六、生活中的修法:日常生活要奉行一切仁慈的身业和语业,意业就是怀有“必须成办一切如母众生暂时和究竟的安乐”。具体来说,行为上要断除粗鲁、暴力的行为,即使对畜牲、虫蚁也要慈爱有加;语言上,断除口出恶语和诽谤等言词;心里想的是“凡是众生所求暂时与永久的安乐,我一定要努力成办”。
谢谢你看完 寂木法师 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