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列表 / 二六时中,当省察耳
佛教网

二六时中,当省察耳

文 / 静波法师 2019年6月18日
  在《景德传灯录》,圭峰禅师有过这样一段话,作为此次讲座的结束,内容是这样的:
  作有义事是惺悟心,作无义事是狂乱心。狂乱随情念,临终被业牵;惺悟不由情,临终能转业(……当知欲验临终受生自在不自在,但验寻常行心于尘境自由不自由)。
  什么意思呢?
  所谓“作有义事是惺悟心”:什么叫有意义的事?那就是符合佛法的无常、无我、解脱的事!意思是:做符合佛法的事,就是由此而醒来,我们的心由此而清净!
  原来我们做梦,丰富多彩!一会儿升官了,一会儿发财了,一会儿得意了,一会儿又失落了,一会儿上南京了,一会儿到哈尔滨了,一会儿又到北京了……那不过是睁着眼睛做大梦而已!所以,我们要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做同佛陀正法相应的事,就会由此而有醒悟的心,就是清净的心!因为我们因此而可以醒来!
  所谓“作无义事是狂乱心”:如果我们没有醒来,那么我们就会随境所转,由此我们非常在乎,总喜欢问别人:“他们说我啥了?”你累不累?累死了!但是痴迷不觉的人们,却是乐此不疲……
  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所有的人都会是这样的人生!越是优秀的人,或者身居高位的人,越是如此!如果面对,不能消化或者改变,那个时候,那么我们就是随境所转的狂乱心!
  而狂乱心就是染污的心,所以我们就患得患失,非常在乎别人的评价:人家说我们好,我们很高兴,但是我们不一定真的好;人家说我们坏,我们很烦恼,但是我们也不一定真的坏。事实上,就是我们在乎了,于是我们就颠倒了,我们的心变成染污了,因为我们执着!有我才执着和烦恼!如果通达无我,那么我们还执着什么呢?
  所谓“狂乱随情念”:我们颠倒妄想的结果会怎么样?所谓情念,就是执着啊!就是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执着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我们若没有六根,还能执着六尘吗?不可能!所以要反思情念。
  《中论·观六情品》就是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识是贼,是情念;情念就是贼,只要住着,我们就已经上当了。大家想想看,人生有什么意义?其实没有什么意义!我们赋予它什么,它就有了什么;如果我们不赋予它什么,那么它就什么都不是!我们的观念改变了,不一切都会改变了吗?
  所谓“临终被业牵”:临终的时候,因为我们有情念,狂乱,颠倒妄想,怎么样?就会被业力所紧紧地牵缠了,拴住了,想走也走不了。至于解脱,又怎么可能呢?西方哲学家马斯洛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可见:从来法无定法,只是不是改变!
  所谓“惺悟不由情”:醒来的人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梦中的情景!知道它是假的!因为已经醒来了嘛,不再沉迷和陶醉!所以就不被各种六根所缠缚、所牵扰,怎么样呢?
  所谓“临终能转业”:临终的时候就能改变自己轮回的命运!所谓业就是自己的造作,转业就是能改变:不再随境所转,不再随波逐流,不再随业所转!因为我们的醒来,所以我们能够改变轮回而解脱自在!
  所谓“当知欲验临终受生自在不自在”:如果我们想要考验、检验临终时的自己:自在或者不自在,怎么办呢?
  所谓“但验寻常行心于尘境自由不自由”:只要反省检验我们平时面对现实的时候,就是当我们面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际:我们的根境识,也就是缘起和合时,我们的心里,自由不自由?也就是我们活得洒脱不洒脱?
  我们如果活得很累,请问想要问未来生的情景,也就是这个样子!又怎么可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呢?根本去不了!因为如果我们现在活得很累、很苦、很在意,那么接下来的生命就是相似相续的,所以临命终时我们也是很累、很在乎、很苦、很烦恼,就是这个样子!不可能说,我们一下就会自在!可见:佛教徒的诵经、念佛、善业积累,以及寻常的日用的历事炼心,非常之重要!因为:积之在平日,得之在俄倾。
  所以说,我们“二六时中,当省察耳”,什么叫“二六时中”?就是黑天白天。所谓二,黑天白天是二。所谓六时,晨朝、日中、日没,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为夜三时,也就是一昼夜分六个时辰。“当省察耳”,就是我们应当反思、警醒,应当时时检验自己:是自由了,还是不自由?或者是自在了,还是不自在?我觉得,这对于佛教徒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警示。
  谢谢你看完 静波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为什么还会烦恼? 下一条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延伸阅读 9记金刚棒喝,句句戳心、振聋发聩。 拜佛 “拜佛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傲慢。”大家要记住!…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讲到死去活来,你仍然不悟!因为不悟的人,说无念,执着无念…忍辱其实不是忍气吞声 忍辱≠忍气吞声,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一点 “辱”的字面意义是受到侮辱,…不要自己逼自己 有人问我:“师父,我看了很多有关积极人生观的书,希望能鼓励自己不断努力。可…正确对待情感问题 有句话说:“情不重,不生娑婆。”佛教里称世间的人为“有情众生”。 每位在…不懂就说不懂 对于一般人来说,“慢”就是“骄傲”。但是,佛经将它分析得比较细,例如“过慢”…赞佛偈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意思是:天上天…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