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学佛需要的资粮是什么?
佛教网

学佛需要的资粮是什么?

2019年6月13日
  学佛需要资粮,那什么是资粮呢?从世间法上来说,资是指钱财,粮是指食物,人如果出门远行,那必须要有钱财和食物一路维持才能最终到达目的地。这是世间法的资粮,那出世间法所说的资粮呢?
  依玄奘法师在《成唯识论述记》中所说:“菩提因之初位,资益己身之粮,方至彼果,故名资粮。”出世间法中所说的资粮,是指菩萨们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以发菩提心为基础而修行积累善根功德,由此趣向佛果,才能最终证得圆满佛果。
  那大菩萨所应该修行积累的资粮分为几种呢?依《大宝积经》中说:“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故,善能通达二种资粮,何者是耶?谓福及智。舍利子,云何名为福德资粮?所谓布施体性福所作事、尸罗体性福所作事、诸修体性福所作事及大慈定大悲方便。……复次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智德资粮善巧?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由住如是如是因缘法故,摄取于智,是故名曰智德智粮。”
  由此可知,大菩萨修行积累的资粮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福,也就是福德资粮;一种是智,也即是智慧资粮。
  简单说来,福德资粮,也就是修福报;智慧资粮,也就是修智慧。
  对于小乘行人来说,修学解脱道,只需现起观察蕴处界的苦空、无我、缘起性空,只需积累相对较少的福德资粮就能证得解脱。
  但是对于大乘行人来说,因为不止要自己证得佛法,还要度化众生,所以就必须要有更为广大的福德资粮才能成就。当然,大乘行人的成就,远不是小乘行人所能比拟的。  
  据《大智度论》中记载:在迦叶佛的时候,有兄弟俩出家修行。兄长喜欢持戒诵经坐禅,一心修慧,无暇修福报,而弟弟则喜欢广修福报,却不乐修行智慧。到了释迦佛时,兄长投生在一位大长者家中,后来出家学佛,成为了大阿罗汉。而弟弟却投生为大象,天赋异禀,深得国王喜爱,福报受用不尽,璎珞珠鬘满身。
  兄长虽然成为了大阿罗汉,但是因为他过去生中没有修福报,所以他在城中托钵时,常常空钵而回。弟弟虽然受用不尽,但是投生在畜生道中,愚痴无知。
  有一天,兄长又空钵而回,在饥渴交加的时候,偶然路过国王的象厩,发现大象的食物远胜一般常人。他很好奇,于是入定观察这头大象过去生的因缘,发现这大象在过去生中是自己的弟弟。他进而观察,过去生的种种事情历历显现,他不由地感慨:自己兄弟俩过去生中修行都有偏失啊。
  于是有一首偈子总结了兄弟二人的修行遭遇:“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 
  智者大师在《妙法莲华经玄义》中说:“菩萨地位者,从空入假,道观双流,深观二谛,进断习气色心无知,得法眼、道种智,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佛地者,大功德力资智慧、一念相应慧,观真谛究竟,习亦究竟。如劫火烧木,无复炭灰。如象渡河,到于边底。”
  大菩萨智慧深广,道观双流,而佛陀福慧两足尊,不但具足福德,而且具足智慧。所以对于大乘行人而言,既要修行福德资粮,也要修行智慧资粮,福慧具足,才能趣向圆满的佛道。
打赏
上一条 如何往生各佛国净土? 下一条 善友为依
延伸阅读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所以善导大师说…一个初学者,避凶很重要 我们修行人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为趋吉这件事情不…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臂、燃指,…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真正障碍往生是带有执着的妄想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唯识学主要是针…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