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财富是如何得来的?
佛教网

财富是如何得来的?

文 / 然教法师 2019年5月22日
  佛门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也因此很多众生被接引进入佛门,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由于什么事情而来寺院,因人而异,但有一部分是求财而来。世人有句话“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说明了钱财对一个人安身立命是不可或缺的。当人们生活因没有金钱而困苦的时候,往往求助于佛菩萨,或者为了生意、事业更近一步,也来求助于佛菩萨。
  到底财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有的人求财就能得到,有的人费尽心思也求不来。《三世因果文》中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预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有一份耕耘有一份收获,否则‘未曾下得春时种,坐等荒田望有收’。关键要懂得其中奥妙,做什么事情只要方法不对,结果就不会好。佛教讲的是“因果”,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舍是因,得是果,舍得不二。所以,一个人的福报是自己修来的,不是佛菩萨施舍给你的。佛如果能给你,就会给别人,因为佛没有分别,那样世上就没有所谓的穷人了。佛门常讲:“命由己造,福由己修。”烧大香就发大财吗?这纯属“以凡夫之心,度诸佛之腹”。大彻大悟、大慈大悲的诸佛菩萨,又怎会像凡夫众生一样,去在意你上供多少而分别赐富呢?当然不会。这启示我们:人生求财求福,先要舍财种福。
  富有的人并不是他得到的东西多,而是他希求的少。富贵人和贫穷人的心念行为之不同,在于富贵人的心地和行为“不求而能施”,穷人“不施而反求”,前者这个样子的心行良性循环就会越来越富,后者这样的恶性循环就会越求越穷,所以想要富贵富有,就要快刀斩乱麻一样斩断你的贫穷之根---悭贪有求之心,学习作为一个富人应该有的心态和行为,必然你也很快会成为一个富人,你要天天学乞丐,将来做乞丐的可能性就大,甚至由于悭贪有求的欲念,最终把你牵缠到饿鬼道里面去!
  如果一个人累计的福报厚重,如厚板可承重物,如果拥有了财富,他就有福消受,于自于他,都有好处;如果这个人福薄,如薄板不堪承重,如果拥有了财富,则无福消受,或遭奇灾、官司、绑架、断命等,于自于他,都没有好处。所以有福报的人不用费事就可以得到财富等,没有福报的人就是有了财富也是祸害,如大地生长万物,高矮大小,各各相称,不多不少。
  如果不相信因果,通过不正的行为得到财富,纵观世间有几个有好的结果?在佛经中,还列举了十种非法谋财的现象。
  一、窃取他财:以抢劫、偷盗、诈骗等方式窃取他人财物,或将拾取的财物据为己有。
  二、违法贪污:包括走私贩毒、倒买军火及收受贿赂、偷税漏税等等。 
  三、抵赖债务: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欠债不还,以不正当手段抵赖自己的债务;一是侵吞他物,如故意倒闭或携款潜逃,从而侵吞他人的财物。
  四、吞没寄存:以欺骗性手段,非法占有他人寄放或委托管理的钱财。
  五、欺罔共财:在共同合作中,以巧立名目、伪造帐目等方式,将共同财产转移到自己名下。
  六、因便侵占: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损公肥私。
  七、籍势苟得:利用职权替人办事,从中捞取钱财。
  八、经营非法:包括漫天要价、短斤少两等不正当经营手段。
  九、诈骗投机:包括造假贩假、以次充好等非法经营方式。 
  十、赌博淫业:开设赌场或色情行业以牟取暴利。
  利用这些不正当的手段总算得到了财富,也是暂时得到,因为来的容易去的也快。甚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祸就在身后而不自知。应该如星云大师所教导的心态来求财:我希望拥有财富,不是想要消费物品,而是想得到慈悲的气质;我希望拥有财富,不是想买巨厦豪宅,而是想买到平安的居家。我希望拥有财富,不是想买高官厚禄,而是想去广结善缘。我希望拥有财富,是用来滋养色身,而是长养家人慧命。果真拥有这样的心态,财不求自来,常做布施、勇断悭贪,才能开显多宝如来智慧功德宝藏!
  谢谢你看完 然教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信佛了,命运就会越来越好吗?别再愚痴了 下一条 菩萨行者与小乘行者之间的区别
延伸阅读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所以善导大师说…一个初学者,避凶很重要 我们修行人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为趋吉这件事情不…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臂、燃指,…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真正障碍往生是带有执着的妄想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唯识学主要是针…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