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释迦牟尼成佛后, 他的父亲和妻儿, 是怎么称呼他的?
佛教网

释迦牟尼成佛后, 他的父亲和妻儿, 是怎么称呼他的?

2019年4月12日
  且说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后,在佛教里,他的地位已经是崇高无比。和东土教派不同的是,东土教派的教主,一般都是在他去世之后再逐步提高、修饰。而释迦牟尼则是在生之时,其地位已经是至高无上,得到了所有佛教信徒的礼敬。
  于是有一个疑问,既然释迦牟尼的身份地位已经这么尊贵,所谓“为尊者讳”,那么大家对他的称呼会有哪些变化吗?
  其他普通僧侣还好,反正之前没有血缘上的交集。所以,在僧团里,一众僧侣对释迦牟尼,都是以世尊、佛陀、佛等相称。但是,释迦牟尼出家前的亲眷,比如他的父亲净饭王、妻子耶舒陀罗、儿子罗睺罗,堂弟阿难等又该如何称呼呢?
  如果是在我国古代,即使身份再尊贵,但对自己的直系亲属,都必须保持原来的称呼。纵使古代许多的开国之君,做皇帝前普通人的身份,有父子兄弟之称,做了皇帝之后,也还是有父皇、皇儿等等叫法。其它以下的身份就更不用说了。但是,佛教会不会也一样呢?
  净饭王:
  净饭王本是释迦牟尼出家前的父亲,迦毗罗卫国的国王。释迦牟尼出家之前,两人之间的称呼,和我们东土习惯也差不多,净饭王称呼释迦牟尼为“王儿”或“太子”,释迦牟尼称呼净饭王为“父王”。
  可是后来释迦牟尼成佛之后,父子之间的称呼就有点变化了。在“佛说净饭王般涅槃经”里,释迦牟尼亲口对难陀说“父净饭王”,再后来父子相见之时,净饭王对释迦牟尼的称呼却是“佛”或者“佛陀”,此时已经成佛的释迦牟尼,在净饭王面前,依旧称其为“父王”。
  可见,即使释迦牟尼成佛,在其心中,依然还是有世间亲眷之感,尤其面对父亲,依旧保持“父王”的称谓,可见孝道二字,是没有民族之分的。
  但作为佛教里地位悬殊的净饭王,对自己儿子的称呼,却已经变为“佛”或者“佛陀”。我们由此可见,真正成佛的人,本身并没有这些地位的拘泥,反倒是觉悟不及之人,非常讲究这种形式,面对身份尊贵的人,即使这个人以前是自己的部属或亲人,也已经失去那份“亲热”了。
  耶输陀罗:
  耶输陀罗是释迦牟尼出家前的妻子,其实据记载,两人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要不然,怎么能生下儿子罗睺罗?在释迦牟尼成佛前,耶输陀罗和释迦牟尼夫妻间的称呼,估计也和无数普通夫妻一样,没有什么差别,但是成佛之后呢?
  据佛经记载,耶输陀罗在阻止罗睺罗出家前,曾和净饭王有过激烈的辩论,此时的耶输陀罗口中,对已经成佛的释迦牟尼,依然称呼为“太子”。但后来真正两人相见时,倒没有说话了。
  于是,我们便可以得知,即使释迦牟尼成佛,在妻子的眼里,还是曾经的悉达多太子。只是,此时的释迦牟尼佛,称呼已经变成了“耶输陀罗”,相信这个称呼,不会是出家前两人之间的称呼吧?
  罗睺罗:
  作为子辈的罗睺罗,因为他还很小、不能说话的时候,父亲释迦牟尼就独自出家了。所以他和释迦牟尼父子之间,应该没有“父亲”和“儿子”这类的称呼。
  后来罗睺罗7岁出家做了小沙弥,长大后因为顽皮,被已经成佛的释迦牟尼佛严加责骂,在释迦牟尼的口中,对儿子的称呼是“罗睺罗”,而在罗睺罗的口里,对父亲的称呼也是“佛陀”。
  可见,在释迦牟尼和罗睺罗父子之间,是没有普通父子之间的称呼,而是更倾向于“师徒”这种关系。
  当然,作为一个称呼,可能对我们现代人而言,并没有什么,但是在那个年代,称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等级制度,一点点差池都会受到礼法的约束的。
  通过释迦牟尼成佛前后,他和亲眷之间的称呼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尊贵一方,其使用的称呼比较随意,一般还是沿用以前所用,但卑贱一方,却会根据自己的身份,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比如净饭王,曾经的长辈变为佛陀座下的信徒,是一个由贵入贱的变化,于是称呼也截然不同了。
打赏
上一条 居士修行要始终把修福放在第一位 下一条 没有功德项目就不能行善了吗?
延伸阅读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所以善导大师说…一个初学者,避凶很重要 我们修行人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为趋吉这件事情不…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臂、燃指,…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真正障碍往生是带有执着的妄想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唯识学主要是针…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