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经典故事 / 列表 / 拿起的是道理 放下的是执念
佛教网

拿起的是道理 放下的是执念

文 / 星云大师 2019年2月26日
  赵州禅师是一位非常睿智的法王,人称“赵州古佛”。凡有所问,他经常不从正面回答,总会要学者从另外一个角度去体会。有一次,一位信徒前来拜访,因为没有准备礼品,所以非常歉意地说:“我空手而来!”
  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信徒不解,反问:“我没有带礼品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呢?”
  赵州禅师随即说道:“既然没有东西放下来,你就带着回去好了。”信徒更加迷惑:“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呢?”
  “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赵州禅师答。
  信徒满腹狐疑,自语道:“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回去呢?”
  赵州禅师这时才指示道:“你不缺少的东西,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
  信徒仍然不解。
  赵州禅师无可奈何地说:“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佛性。说你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既不肯放下,也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还是不缺少佛性呢?”
  信徒至此才稍有契悟。
  禅门的人生观好像皮箱一样,有时要提得起,有时要放得下。而且,不仅要知道何时提起何时放下,还要知道什么是应该提起的,什么是应该放下的。
  赵州禅师让信徒放下的,不是信徒心中想的具体的礼物,而是指信徒心中的常俗理念,是他因没带礼物而有的那份歉意。
  信徒没懂赵州禅师的意思,因此说自己什么也没拿,无法放下。
  赵州禅师反说那你就拿回去,实际是让信徒将自己的话带走,让他好好参悟。结果信徒以为赵州禅师说的依然是他那没有带的“礼物”,所以回答没什么可带走的。
  直到后来,赵州禅师的一番说教,才让信徒稍有领悟。人生,有时候就是拿起和放下的学问。要拿起的是道理,要放下的是执念。当别人说玄妙的道理时,我们要学会拿起;当自己的内心困扰于一个问题不快乐的时候,要学会放下。
  只有搞清楚拿起和放下的真正意义,才会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智慧,也才会拥有更多的快乐。
  谢谢你看完 星云大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我自调心,关你何事 下一条 恭敬一切众生
延伸阅读 恶口的人骂的是自己 佛陀的大弟子中,有一个驼骠比丘,是一位已经证得圣果的罗汉。他的精勤修习…人有福德,鬼神护佑 《印祖文钞》提到过一个公案:有一位梦庵居士,谈当地发生的一桩车祸。一个…罗刹相争 比丘证果 摩偷罗国有一位男子,向父母表明自己想要发心出家,随即前往四祖优波笈多尊…人生难得当精勤 有一个小孩听到佛经上说:‘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他想试试到底有多难,便…大限来时 人类一生,从生出来开始,经过老病,一直到死亡,这段路程,人人都是如此走的,谁也避…布施越多福报就一定越大吗? 昔日,在舍卫国有一富可敌国的婆罗门长者,名叫蓝达。为了彰显自己…让福报容易放大的方法 《贤愚经·贫女难陀品》中讲过这样一个公案:佛陀在舍卫国时,国中有个女…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