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三惑之害,不可不慎
佛教网

三惑之害,不可不慎

文 / 星云大师 2019年2月18日
  财色与酒,名为三惑,臣耽丧家,君重亡国。——《法苑珠林》
  这段偈子出自《法苑珠林》。《法苑珠林》,是唐代道世律师所编集,广录佛教经论及世学典籍要义,并加以分类,是一切佛经的索引,兼具百科全书的性质。
  这四句偈警示我们,有三种东西可以迷惑人心,也可使人丧身亡国。是哪三种呢?
  第一,是财。财宝会动乱人心。对于钱财,佛教将合理合法所得者称“净财”,非法所得的钱财,如贪污、窃盗、抢劫、绑票、侵占等,会迷惑我们的良知,让我们犯下过失。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多少人为了贪财谋利,不惜动用非法手段,严重者,也有可能招致丧身亡国的危险。
  第二,是色。本来“色不迷人人自迷”,美色就像一个陷阱,又像刀口上的糖蜜,它会让我们走向堕落的地狱深坑,最后愈陷愈深,难以自拔。所谓“色字头上一把刀”,很多人在美色当前,一个把持不住就丧身害命;多少家庭是非,不幸的怨偶,都是为了贪色而起。其实,真正的美色不在外相,是要靠内心来显现气质;心美,才能超越无情的岁月。
  第三,是酒。有人说吃一点酒没什么要紧,可是酒后乱言、任意打骂人,或者酒后乱性、酒驾车祸,甚至杀人,造成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危险,那就很严重了。
  历史上有不少君王因酒而亡国,很多人因为贪杯而不务正业,因酗酒而造成家庭破碎,这些都是不当饮酒所造成的悲惨下场。
  财、色、酒之所以名为三惑,是因为它会惑乱人的善良本性,因此对于酒、色,应该有所节制;对于钱财,也要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取所当取,得所当得,才是合法。一个理性、正直的人可以超越财色与酒之外,就能安然处世,不轻易为人所动摇;反之,则有可能招来无端的祸害。上至国君大臣,下至贩夫走卒,在财色酒气之前能不谨慎吗?
  谢谢你看完 星云大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菩萨不种恶因,而佛完全不种因 下一条 瞋恚的六种过患
延伸阅读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所以善导大师说…一个初学者,避凶很重要 我们修行人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为趋吉这件事情不…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臂、燃指,…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真正障碍往生是带有执着的妄想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唯识学主要是针…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