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五根五力是什么?
佛教网

五根五力是什么?

文 / 圣严法师 2019年2月1日
  五根与五力为三十七道品之第四与第五科;道品,又称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故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称为菩提分法。
  五根是三十七道品的第四科,与眼、耳、鼻、舌、身等五种色根相对,亦名五无漏根。根有“能生”的意思,因为信、精进、念、定、慧的五种道品,是能生起一切善法之根本。依此五根,能令人生起无漏圣道。
  五根在佛法中分有两类:
  第一类是生理机能的眼、耳、鼻、舌、身,名为物质的五种色根。
  第二类是道品次第的信、精进、念、定、慧,名为五种无漏法之根基。道品中的五根,能令人生起无漏的圣道;而道品中的五力,则是依据五根而生起五种破恶成善的力用。
  五力是三十七道品的第五科,也即是依据第四科的信等五根而生起五种力用,因其皆有破恶成善之功,故名为五力。
  《大乘义章》卷十六云:“以信等五种道品,出生出世圣道之力偏强,故名为根,又因此,五根依次而有对治不信、懈怠、放逸、掉举、无明烦恼等之作用,故名为根。”
  《止观辅行传弘决》会本卷七之一有谓,修行之人:“纵善萌微发根犹未生,根未生故萌善易坏,今五法使善根生。”
  三十七道品的修行是有次第的,从前三科(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的修观和修定的根基扎稳之后,就会产生五种善根,每一种善根的根基都是有力量的,根据这五种善根再继续修行,那个力量就是功能,那就是五力。所以说,五根与五力彼此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经过前三科的修行基础而产生的善根,成为解脱道和菩萨道的基础,所以称它为“根”。
  根就是根本的意思,任何植物都有根,如果根深而大,它的生长力就会愈来愈强,如果根细而小,遇到太阳就会被晒死,遇到雨水就会被冲毁。修行也是一样,如果根基不够深,很容易受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愿,甚至生起退心。因此,修行佛法首先要培养这五种善根。
  这五种根又名无漏根,无漏就是从烦恼得解脱。如何培养这五种根?就是要先修“四念处”──主要是修观、修定;然后用“四正勤”来修四念处──以精进的心既修观慧,又修禅定;再以四正勤的功能修四种神足,即“四如意足”,四种神足就是四种定。观慧和禅定的功能产生之后,信心就会稳固,第一根的信就产生了。
  事实上,在修四念处时五根就已开始在奠定基础。四念处是观身、观受、观心、观法,再用精进心来修这四种观法,进而转成禅定的修行,对修行的方法产生信心之后,修行便得以更精进,禅定的功能就会愈来愈深,智慧也愈来愈增长。所以,五根并不是单独的,而是由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一脉连贯下来的。
  谢谢你看完 圣严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真香是啥?真正的“头香”是什么? 下一条 为什么拜佛时要恭敬合掌?
延伸阅读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所以善导大师说…一个初学者,避凶很重要 我们修行人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为趋吉这件事情不…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臂、燃指,…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真正障碍往生是带有执着的妄想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唯识学主要是针…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