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中,古人强调修身齐家。首先是修身齐家,而后才是治国平天下。那时,讲五伦,守五常,重孝道。富贵人家,克绳祖武,桂兰齐芳;贫寒之家,菽水承欢,不弃糟糠。嫁过去,白头携老;娶回来,终身不二。所以,古时候,数代同堂,儿孙绕膝,瓜瓞绵棉,天伦共享。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形态的多元,正是今天的现实。无论怎样变,家庭的基本成员离不开夫妇,有夫妇就会有儿女,有儿女必然有父母。夫妇(父母)儿女,这就是最基本的家庭。一个人的成长,犹如一棵小树、一株树苗,家庭就是他赖以生存的最早的土壤。除了孤儿院的儿童,父母总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第一位启蒙者。人的教养,人的人格教育也是从家庭开始的。父母的生养之恩、劬劳之苦,任何人都不能也不应忘记。在人类文化学的意义上,具有历史悠久的家庭成为社会生活的基础,才有了国与家的坚强的感情纽带。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君父情结,几乎就是建立在“家”的基础上。
可是,历史无情。所谓现代物质文明、市场价值、功利主义,把传统的家庭观念雨打风吹去,让我们不能不付出沉重的痛苦的代价。今天的家庭危机,正是社会危机的一个缩影。家庭中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家庭中人与人的关系(夫妇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也是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的一部分,而且是最有血缘、情缘、亲缘的关系。难道这不应该是最具亲和力、最具凝聚力、最能成为一个整体的一种人际关系吗?血浓于水。
自古夫妻叫结发同心,夫妇和而家道成。父子(父母子女)叫情逾骨肉,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兄弟叫情同手足,世界最难得者兄弟。所以不管世事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变动,家庭的形态与成员如何不同,亲情都应该得到重视。
可是,今天的现实并非如此。有一首流行病歌曲唱得骇人心弦:“说的话可以不算,爱过的可以重换。你的信,一撕两半,你的情,一刀两断。”相爱容易相处难,夫妇不稳定,琴瑟不和谐,家庭走向破碎,相处如同冰碳,骨肉成仇,亲情疏离,社会的核心,家庭出了问题,社会这个大家庭的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冷漠就更可想而知。
家庭的和谐是全家的幸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人的幸福,社会的和谐是全社会的幸福。一个幸福的家庭失去了和谐,还有什么幸福可言?一个不幸的家庭,很可能就因为失去了和谐。而不和谐、不和合,家庭之内的恶斗,相残相害,内伤内耗,自我杀戮,对这些家庭悲剧,我们应该有自省精神,应该有知惭知愧的良知。人无自省,无惭愧之心,人就要退化到“禽兽不如”了。
和谐不是商品,你有钱买不到。和谐不在别人那里,你去找也找不着。和谐只能在你的自心,和谐是你内心的创造。这个内心的创造,只能源于你对和谐的觉醒,你对和谐的觉悟。你有和谐的觉悟,你才有和谐的认知,才会有和谐的坐言起行,才有和谐的人格健康。所以,我说和谐是佛陀教化我们的生命智慧。
和谐不是没有矛盾,不是没有冲突,不是没有烦恼。有矛盾,能自我平衡;有冲突,能自我化解;有烦恼,能自我解脱。我们在面对矛盾和冲突时,“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心一转,海阔天空,得大自在。所以,和谐就在自心,和谐就在放下自我。佛教讲慈悲喜舍,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因此,人只有舍弃自己,让自己融入整体,做到“无我”,亦即放下我见、我执,才能和谐。恰切的说,人应该学习佛教的包容性、宽容性,能互谅互让、慈悲待人。不能包容,不能自我调整,就永远无法和谐。
包容就是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别人的不同点,宽容就是宽待别人与你的分歧。只有包容、宽容,才是文明,才是礼貌,礼貌与文明就是一个人的道德习惯。我们养成了道德习惯,构建了内心的和谐心态,那么,舍弃自己就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依靠自身内在的力量,联系自我平衡、自我修养,超越自我。
所以,和谐就是跨越自身的障碍,就是跨越自身的樊篱;和谐就是关怀他人,利益他人。不过,利益他人也必然利益自己。懂得“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佛法真理,和谐就是自助自强,和谐就是自爱自尊。和谐是生存的质量,和谐是生命的养分。和谐就是生死相许,和谐才是人间真情。
因此,从个人来说,和谐是人品识见,和谐是胸襟大度,和谐是人格风范。从家庭来说,和谐就是平安,和谐就是健康,和谐就是清福,和谐就是好运。只有自我内心创造了和谐,我们才能实现家庭和谐,继而实现与社会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这才是真正的解脱,也才是学佛者的道心、清净心、平等心。
谢谢你看完 觉真法师 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