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在家居士如何订制自己的早晚课?
佛教网

在家居士如何订制自己的早晚课?

2018年12月18日
  为何要将日课定于早晚二时?
  我国古德将日课定于早晚二时,是很有根据的。《二课合解》的作者观月兴慈指出:朝暮不轨,犹良马无疆(《重订二课合解自序》),这是说信众在一早一晚,要以课诵作为自身的规范,否则就会像脱疆的马一样放荡不羁。
  早课和晚课有何不同?
  早课的用意在提配自己,希望这一天处事、待人、接物,不要忘记释迦牟尼的教诲。
  晚课是反省,反省自己今天一天对人、对事、对物,有哪些做的是对的、有哪些做的是错的。做对了的,明天继续要保持;做错了的,明天一定要改正。
  如何订制自己的早晚课
  课诵叫做恒课,又叫日课,就是每天都必须的修持活动,不能间断。它的作用相同于每晨起床后要漱口、洗脸、饮食、洒扫庭院一样,是保持身心平衡,也是修身养性、警策精进的生活方式。修行的目的不在于形式,但却能够令我们身心安定、健康、幸福。
  课诵以定时做定课为原则,这是指在每天的同样时段,做同样的功课。最好是选择头脑清楚、身心舒畅的时段做课诵。通常是以清晨起床、洗漱之后,早餐之前;或晚餐之后,休息一段时间,就寝之前,为最好的两个时段。两个时段加起来,每天至少需要一至两个小时;但也不需要超过四个小时,否则课诵时间太多,会影响平常的家庭生活及工作。如果情况特殊,也可以选定上午或下午的任何一个时段,来做定时的课诵。
  课诵的项目
  课诵的项目可多可少,只要每天相同即可。
  内容可依时间的长短及个人的喜好而有所选择,但是供水、献香、礼拜则不能缺少,个人课诵,不一定要用鱼磐等法器,亦不一定要会梵呗;若不致打扰他人,可用小鱼。
  在献供及顶礼三拜之后,早上诵《大悲咒》三遍至七遍,《心经》一遍,三称摩诃般若波罗蜜,然后念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四十八或一百零八遍,再念普贤菩萨十大愿或四弘誓愿,最后是三皈依,唱回向偈: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然后顶礼三拜,课诵完毕。
  晚课应该是在下午或者是晚餐之后,同样供养、礼拜,然后诵《阿弥陀佛经》或《忏悔文》一遍,也可以只诵《大悲咒》七遍,念《心经》一遍、《往生咒》三遍,念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圣号四十八遍或一百零八遍,接着四弘誓愿,普贤警众偈,三皈依,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回向诸众生,解脱三界苦,皆发菩提心。顶礼三拜,晚课即结束。
  如果时间允许,可酌量处长至四十五分钟或一个小时。在早课之前,晚课之后,也可增加静坐时间二十五到三十分钟。最好能够向正统的佛教静坐老师学习安全的静坐方法。否则也得把姿势坐正,身心放松,默念佛菩萨圣号,一心专注,不争不缓。如果不习惯静坐,也可采用礼拜的方式,以定时或定数礼拜佛菩萨。以无所求之心礼诵和静坐,是最正确和安全的。否则容易引起幻象、幻景、幻觉。而引发身心的障碍。真正的修行是没有条件的。当然,它是有目的的,修行的本身就是目的。
  如果仅愿把课诵时间加长,而无意静坐或增加礼拜的次数,则可以在早课的供养、礼拜之后,加诵《楞严咒》及十小咒;晚课的供养、礼拜之后,加诵《普贤品》,或者增加《大悲咒》的持诵遍数至二十一或四十八遍都可以。如果居家无事,也可以在白天任何一个固定的时间礼拜经典。
  拜经的方法
  拜经的方法,也是先做供养,然后一次一拜,每拜一次应念两句拜经词,例如:拜《法华经》时,每拜一拜,当念南无妙法莲华经,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如拜《华严经》,则念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南无华严海会佛菩萨。如拜《金刚经》,则念南无般若波罗蜜多金刚经,南无般若波罗蜜多会上佛菩萨。如拜《阿弥陀经》,则念南无佛说阿弥陀经,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如拜《普门品》,可有两种念法:第一种因为它是《法华经》的一品,因此可以照拜《法华经》的念法;第二种则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如拜《地藏经》及《药师经》,即可依此类推。
  时间比较忙的在家居士、信徒,如何定制自己的早晚课?
  在家的居士、信徒,常常因为时间关系而无法做到定时修持。其实,修行也不一定要多少时间,即使一个最忙碌的在家佛友,早晨持诵十念法,晚间禅坐五分钟,这是很容易实践的修行。
  现在为时间比较忙的在家佛友提供一份修行的时间表,仅供参考:
  一分钟的修行:早晨起床洗漱后,先到佛前点燃一炷香,顶礼三叩首。
  五分钟的修行:或早或晚,佛前三拜,《般若心经》一卷,四句回向偈。十口气念佛名号(十念法)。静坐观心(观佛像亦可)五分钟。
  十分钟的修行:1、早晨一卷《普门品》,2、晚间一卷《阿弥陀经》,3、不定时的《大悲咒》三遍。
  十五分钟的修行:礼佛十二拜,《金刚经》一卷。
  三十分钟的修行:1、礼佛二十四拜,2、《法华经》、《华严经》、《大般若经》等任何经典一卷。
  一小时的修行:总会前面的步骤或增或减,可互为运用。
打赏
上一条 拜神跟拜佛到底有什么区别 下一条 佛陀与神灵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延伸阅读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所以善导大师说…一个初学者,避凶很重要 我们修行人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为趋吉这件事情不…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臂、燃指,…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真正障碍往生是带有执着的妄想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唯识学主要是针…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