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纸的构造体现“阴阳五行”:传统的金纸为纸质,再加上金箔,就有了金的属性。而纸多为竹叶等或者其他农作物纤维所制,则具有了木的属性;造纸,必不可少的是需要用水来做纸浆,其中则有水的属性;烧金纸必然要用火,烧完后剩下的金纸灰则属土。
金纸未烧之前是实物,属“阳”,烧完后部分化为乌有则属“阴”。烧金纸的烟灰飞向虚空,散归大地。则是从“有”还“无”。在易学中,常见到这个字“炁“”,音同“气”,是中国哲学、道教和中医学中常见的概念,人的第一个灵体所需要的能量,不同于气。“炁”乃先天之炁,代表无极,“气”乃后天之气。
道教中有“一炁化三清”之说。
风水上,“炁”是一种意识流,是“场”的一种状态。虽然中医、风水著作中常写作“理气”,“气场”,但实际上应是“炁”的概念。
养生上,“炁”是一种疗愈能量,是人的灵体所需要的能量。存在于宇宙万物间一股生生不息的能量流。在气功,吐纳,导引术,及禅坐之中,所讲究的气即是这炁的能量流,从动作与意识的相互配而下,对人体达到疗愈而提高健康。
炁指的是先天元气,与后天之氣分开而论。所谓先天元炁,为生命之源。养生家讲“气聚则生,气散则死”,说的就是这个先天元炁,而后天之气则是精微的物质能量转化而来,炁字在练内丹术上原有解释,也就是炉鼎用火炼的意思,练内丹这样表述不好,改成练炁。炁字下面四点不代表水,而是代表火,也就是肾原阳之火,所以都是一样的气。
可见,焚化金纸中就包含了“阴阳五行”的转化。再加上,疏文、祈福拜品金、展开平面上的字与画,可以承载无穷的信息。
所以,在道教中,很多法事需要焚化符咒和金纸,其基本原理即是借助自然中的这种五行运化过程来感应天地人物,进而调动宇宙的力量。
高明的修道之人,用焚化一张符作媒介,就可以产生种种神奇的作用,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法力的灵验。正所谓“假我之有,以感通寂然不动之无也”。
道教侧重现实世界与实践,客观认识到物质与精神存在关系,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所以习惯借助物质来实现宗教意义,焚烧疏文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现象,也是道教不可缺少的一个独特形式。具体究竟该如何看待焚烧化纸,国人应当有正确的认识。但无论如何,当代社会焚烧化纸应当以安全环保为前提,不应当盲目的为了一己之私破坏环境,要知道,烧纸仅仅是道教的方便法门,并不是主要的教理教义。烧纸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而作为正统道教弟子,更应以诵经忏悔来回向给我们的历代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