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经典故事 / 列表 / 婆罗门向佛陀请教人死后灵魂会到哪里去?
佛教网

婆罗门向佛陀请教人死后灵魂会到哪里去?

文 / 证严法师 2018年11月29日
婆罗门向佛陀请教人死后灵魂会到哪里去?
  佛陀在弘法时,须面对芸芸众生,以及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者,不断地为人解惑。若有人提出问题,佛陀就为他们详细解释说明。佛陀提倡涅槃寂静的境界,也教导弟子们如何进入涅槃寂静的心境,凡是佛陀的弟子都很向往,甚至外教弟子对此也都很好奇。
  有一天清晨来了一位婆罗门教徒,他很敬重佛陀的人格,也能接受佛陀的教理,更向往涅槃寂静的境界,所以他也来听闻佛陀的开示。他恭敬作礼之后,向佛陀请教说:“佛陀,您所说的涅槃寂静解脱之境,是我向来向往欣慕的目标。但是,要如何才能解脱呢?如果我死了,要如何才能进入涅槃?灵魂如何脱离?灵魂又会到哪里去呢?”
  佛陀回答:“在我的理念当中是不生不灭,没有来去的。”
  这位婆罗门教徒听了觉得很疑惑,说:“为什么会不生不灭、没有来去?人死之后,难道还永远住在世间吗?”
  佛陀又为他解释:“人的本性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这种境界就是自在解脱之境。”他愈听愈不了解,心里愈是迷糊。
  佛陀说:“我的回答你不能了解,那现在换我问你,由你来回答。比如:有一根木柴被点着了,若有人问:‘为什么会有一盏火?’那么你要如何回答?”婆罗门教徒就说:“我会回答:‘因为有木柴被点着了,所以会看到火光。’”佛陀又问:“若是这把火光熄灭了,又有人问你:‘火为什么熄灭呢?’你要如何回答?”
  婆罗门教徒说:“我会回答——因为木柴已经烧完了啊!火当然就熄。”佛陀又进一步问:“如果人家问你——火熄了到哪里去了呢?”婆罗门教徒说:“那么我会回答他说:‘你未免问得太多了!当然是有木柴才能点火,木柴烧完火自然就熄了,这是很自然的过程啊!为什么还要问火熄了之后往哪里去?’”
  佛陀很慈祥地说:“对啊!这是一样的道理:人的烦恼来自有这个身体,又必须面对种种人事,所以‘根’对境才会生起烦恼——六根对六尘即产生六识的烦恼。如果能够了悟:因根、尘、识等‘因缘假合’而生分别心才会产生烦恼。然后进一步把烦恼去除,也就是转识成智——把智识转成智慧;把根、尘、识分清楚,不去执着它,我们自然能以智慧去转境。”
  “总之,有了身体,有了根、尘才会惹起烦恼的火焰,我们要把根尘厘清,烦恼之火才能熄灭。心中没有烦恼的火焰,才会有解脱的心灵,心境才会自在;心对境不生烦恼,这就是涅槃呀!并不是死了之后才有另一个涅槃;涅槃就是解脱,寂静光明的心地就是涅槃啊!”
  那位婆罗门教徒终于听懂了!是啊!离开‘现在’当下,那里还有一个涅槃的境界呢?想求得解脱——离开日常生活,要去哪里求解脱呢?就是因为有烦恼的名称,所以才会有解脱的境界,这原本就是相对的;有心灵的生灭,才有涅槃的名称,这不过是一念之转。
  我们学佛若能深刻体会佛陀所宣说的道理;每天面对各种境界时都能厘清它,就不会听到各种杂音而心生烦恼,也不会眼见色而生起欲求之心。此外,鼻根、舌根、耳根、意根的作用也是一样。
  在日常生活中,若能认清本分,真正发挥良能,怎会有烦恼呢?若能天天如此,则每天所面对的都是光明的境界,也就是涅槃寂静的境界。学佛想求得解脱,当下即可得到;想得到涅槃的境界,在今生即可得到,只要你的心地没有黑暗、自在澄清,当下就是涅槃的境界。
  谢谢你看完 证严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东北志危世界 下一条 佛度五比丘
延伸阅读 恶口的人骂的是自己 佛陀的大弟子中,有一个驼骠比丘,是一位已经证得圣果的罗汉。他的精勤修习…人有福德,鬼神护佑 《印祖文钞》提到过一个公案:有一位梦庵居士,谈当地发生的一桩车祸。一个…罗刹相争 比丘证果 摩偷罗国有一位男子,向父母表明自己想要发心出家,随即前往四祖优波笈多尊…人生难得当精勤 有一个小孩听到佛经上说:‘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他想试试到底有多难,便…大限来时 人类一生,从生出来开始,经过老病,一直到死亡,这段路程,人人都是如此走的,谁也避…布施越多福报就一定越大吗? 昔日,在舍卫国有一富可敌国的婆罗门长者,名叫蓝达。为了彰显自己…让福报容易放大的方法 《贤愚经·贫女难陀品》中讲过这样一个公案:佛陀在舍卫国时,国中有个女…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