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列表 / 人生如梦幻,觉醒了悟自性
佛教网

人生如梦幻,觉醒了悟自性

文 / 圣严法师 2018年11月5日
  佛陀说,人生如梦幻。尤其当生命充满着欢喜和快乐的时候,要把它当成是场梦,何其困难。没有人想从美梦中醒来,更不消说视生命如虚幻了。如何分辨自己是在梦中还是清醒的呢?佛陀告诉我们,睡眠是由短暂的梦结合起来,而生命则是一场长而久的梦。你可能发现自己身处梦境而觉醒过来,但很快又再落入梦中。佛法中有提到,从人生大梦中清醒过来,这是指一个人终于了悟了自性。众生如果没有这种体验,将永远沉睡于人生的春秋大梦中。
  修行让久梦觉醒
  我们总认为梦不是真的,而清醒的时刻才是真实的。但是当我们发觉身体本身,还有这个世界、生与死都是虚妄的,才明白睡着与醒着的时候,其实都如同梦境一般。
  中国有一位知名的摄影师郎静山,他把在黄河和长江所拍摄的照片,重新组合起来成为一种中国山水画,整个画面呈现出的意境,是由许多的片面交织相成。我们的心也是这么地在运作,人生的经历就像碎片般的储存在潜意识之中。我们的记忆通常并不完整,而是支离破碎的片段,然在某一个时间或地方,这些片片段段就出现了,做梦时也是如此。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验,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牵动着情感与心中的回响。就像印象派的照片,这些都不过是片段的表相,映现出个人的经验、思惟和幻想。只有少数的人知道自己在做梦,而更少数的人愿意从美梦中醒来。未见自性的人总以为自己是清醒的,觉得自我的生命是真实而没有痛苦的。当他们察觉“我”是虚妄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已经做了好久的梦,充满了痛苦的梦。
  然而很少人能够领会,必须经过认真的修行才能体认人生如幻的本质。仅仅听我的开示、看一本书,或从知见和观念上去理解是不够的。很多人知道佛教讲修行,但真正愿意实地去修行的人很少,而能够每天认真修行,从久梦中觉醒不再入睡,并见到自性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了。
  梦虚妄而易逝
  中国有一个很名的民间故事,叫做黄粱一梦。它是说,有一个年轻人进京赶考,想求取功名利禄。途中遇见一位老人正在煮小米粥。老人见他旅途劳累,就给了他一个枕头,叫他歇息一会儿。年轻人躺下身后,就沉沉睡去,并且做了一个好长好长的梦。梦中,他考中状元,和公主成亲,并做了朝廷的宰相。之后他还纳受了许多妻妾,到了一百岁时,儿孙多得不可计数。
  他享受着健康长寿和富贵荣华,乃至到了这般高龄,还不想面对死亡。毕竟时辰还是到了,两个恶鬼把他抓到地府,因为他曾经滥用职权,侵占公款,地府的判官处了他极刑,惩罚他上刀山、下油锅,他遭受无比的痛楚,声嘶力竭地哭嚎。就在此时,老人叫醒了他,原来小米粥已经煮好了。
  虽然老人只花了两小时煮粥,但年轻人的这场梦却足足经过了一百年之久。光阴飞逝,不只是梦,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是如此。有时候,梦里好像过了很长久的时间,但现实人生却只经历了几分钟而已。这种不同时间经历的感受,在打坐时也会发生。当腿痛无法专心的时候,时间过的缓慢无比;而当腿没有不舒服,心可以专注于方法上时,时间就过得特别快。
  梦本身是虚妄而易逝的,而我们对于时间和现实人生的觉知也像做梦一样。但是如果把醒着时的行为,看成如梦中行为般地不重要,那可真是错了。或许我们不会因梦里的事情而受苦果,但醒着时的行为所产生的果报却是无可避免的。我们的言语和行为会带来强而持久的影响,不像梦般容易消逝。这就是因果,也是业报的法则。
  留意心念不造业
  大多数人认为对于没有付诸行动的念头不需要负责任。我们都有过不好的念头,但实际上并未真正去做。即使最慈爱的母亲对于不乖巧的孩子,有时候也难免会起伤害的念头。大致来说,那些不好的念头虽然没有违犯佛教的戒条,但对于一个菩萨行者,心存歹念等同于犯戒。很少有人在打坐时,会想去打人或杀人,但在睡梦或日常生活中,暴力和杀人的念头却会时而浮现。所有有心于定课修行,学菩萨道的人,无论在睡梦中或日常的生活里,都应该将不好的念头舍弃。
  人在梦中往往有不好的念头或做坏事情,因为这些想法早已存在于心中。但真正精进的修行人在梦中也不会做坏事,就像平时不犯戒一样,这是意念与行为,也就是身与意的一致不二;而相反的,也就是身与意不一致的情况,虽然醒着的时候不犯戒,但梦里仍有邪恶的念头产生。有一个有趣的例子可以做说明,几年前,我上课时突然遇上停电,班上的学生们情不自禁开始大叫或大笑。在黑暗中,他们潜藏的内心显现了,因为在光亮中,他们懂得自我控制,但是在黑暗中,却放任自己觉得自由解脱了。
  尽管明白生命虚幻,如梦般不真实,但不论是人生的梦,或是在人生当中所做的梦,我们仍然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因为身体的活动是业,心理的活动也是业。比如说,如果你不知道身后有人,不小心踩到了他的脚,一定会道歉,在这种情形下,不会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大错事。同样的,以菩萨的观点来看,身体的行为不算严重,但是心念就很重要了。然而凡夫却总是认为身业比意业严重得多。
  我们要知道菩萨道重视心行,身体所造的业比起心的业来得微小。因此,我们应该留意自己的心念,并且对自己的心念负责任,同时让内心保持单纯、平和与宁静,以认真严谨的修行,让身心安定下来,日复一日,就能减少业障。
  谢谢你看完 圣严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成功人士都具备“自我安慰”的能力 下一条 不要过早下结论 不要去评价别人
延伸阅读 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讲到死去活来,你仍然不悟!因为不悟的人,说无念,执着无念…忍辱其实不是忍气吞声 忍辱≠忍气吞声,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一点 “辱”的字面意义是受到侮辱,…不要自己逼自己 有人问我:“师父,我看了很多有关积极人生观的书,希望能鼓励自己不断努力。可…正确对待情感问题 有句话说:“情不重,不生娑婆。”佛教里称世间的人为“有情众生”。 每位在…不懂就说不懂 对于一般人来说,“慢”就是“骄傲”。但是,佛经将它分析得比较细,例如“过慢”…赞佛偈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意思是:天上天…赞佛偈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 2018-2024 百佛殿佛教网
🌎
佛教网
💗
心灵能量
🔗
菜根谭
📆
一日禅
💡
智慧法语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