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列表 / 世间名利谁不爱 过分贪求是祸根
佛教网

世间名利谁不爱 过分贪求是祸根

文 / 静波法师 2018年10月18日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这是对出家人而言的,虽然如此,但是对于在家人来讲,也一定是有深刻意义的!学佛需要不着相!无论我们是在家还是出家,如果我们不执着这个相的话,那么我们一定就是与道相应了!这段经文是什么意思呢?
  所谓“佛言,出家沙门者”,意即:佛说,出家的比丘或比丘尼;沙门就是比丘或者比丘尼。佛教最初是没有比丘尼的,后来因为佛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强烈要求出家;佛陀开始没有答应,最后阿难向佛陀求情,于是佛陀才勉强允许女性出家。
  这里边也存在一个问题,女众出家于佛法,从某种角度来讲是一种伤害。因为女众出家,在佛经来讲,障碍比较深;佛陀于是制定了“八敬法”,原因就是为了保证佛法能够不衰败,如《大爱道比丘尼经》其八的“八敬法”记载:“比丘尼虽百岁持大戒,当处新受大戒比丘下坐,当以谦敬为作礼……”原因就是能够保证佛陀正法得以延续久住。这是一个历史事件,只是利益出家人修行!千万不要误解佛门重男轻女!至少我不愿意接受别人顶礼,反而会警醒和精进!
  所谓“断欲去爱”:人们看到出家人好像规矩特别多,这个不许做,那个也不可以说;如不能发财了,不能成家了,不能喝酒、吃肉了,不能追求世俗上成功了……过那种所谓单调、乏味的日子!所以有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就说:“哎呀,这出家一点意思都没有啊?”我们回答说:“是,对你而言,的确是一点意思都没有!”这个标准只能是因人而异,有缘的人觉得很快乐,已经习惯了过这种日子,一旦改变了这种日子,倒是不开心,觉得不知所从,非常茫然。
  我们回过头来反省的时候,觉得这种日子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当下乃至未来解脱自在!这当然是为人师表的清福!一般人是享受不了的,只能享受浊福,在现实中追求财色名食睡境界,已经习惯了;只能说:人各有志,不可强求!试想,人生只是过客,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无需考虑信仰,即使“世间名利谁不爱”,也是“过分贪求是祸根”……总要适可而止,问心无愧才好!
  所谓“识自心源,达佛深理”:就是我们在反省生命的真相:心的根本到底是什么?肉团心?妄想心都是无常的、无我的!“酒到宴散欢趣少,人逢失意叹声多”,无常,无我,我们想不老,不行!地球不是以我们为中心的,我们不是太阳,所以这就是人生的遗憾!只有不“不著世间如莲华”,不住肉团心,不妄想、分别,才是识自心源!所谓“达佛深理”,于是让我们能够“常善入于空寂行”;从而过随缘自在、知足常乐,担当负责、利他自利的清净生活!虽然饮食信仰不同,外在的法律、道德责任并无差别!
  所谓“悟无为法”:所以我们愿意选择一个佛教的正法,符合无常、无我、解脱三法印,即无为法,愿意去同它相应;从而能够使心理不住、平衡、快乐和自在。
  谢谢你看完 静波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莫入宝山空手回 下一条 内无所得 外无所求,根境识三者不可得
延伸阅读 9记金刚棒喝,句句戳心、振聋发聩。 拜佛 “拜佛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傲慢。”大家要记住!…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讲到死去活来,你仍然不悟!因为不悟的人,说无念,执着无念…忍辱其实不是忍气吞声 忍辱≠忍气吞声,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一点 “辱”的字面意义是受到侮辱,…不要自己逼自己 有人问我:“师父,我看了很多有关积极人生观的书,希望能鼓励自己不断努力。可…正确对待情感问题 有句话说:“情不重,不生娑婆。”佛教里称世间的人为“有情众生”。 每位在…不懂就说不懂 对于一般人来说,“慢”就是“骄傲”。但是,佛经将它分析得比较细,例如“过慢”…赞佛偈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意思是:天上天…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