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北隅的圆通山麓,为昆明最古老的寺院之一。
圆通寺始建于唐南诏国时代(738—902),初名补陀罗寺。元代重建并改称圆通寺。明清两代又多次修葺。曾一度改作道观,故寺内建筑、碑刻、造像兼有佛、道两教特色。
圆通寺主要建筑有山门、牌坊、八角亭、圆通宝殿、大雄宝殿、“咒蛟台”、寮房等。
1983年,圆通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滇之佛教,传闻于汉晋,兴隆于唐宋,昌于元,盛于明,而衰落于清。”民国新纂《云南通志·宗教考》的阐述,大致符合云南佛教历史的概况。关于汉传佛教何时进入云南,说者不一,有持“初唐说”、“中唐说”、“晚唐说”三种,其中以“中唐说”为有据。因为当时正值南诏鼎盛时期,入朝使张建成奉经像回滇,创建大理崇圣寺及三塔,筑金刚城(太和城)、拓建鄯阐城(今昆明),均在公元八世纪前后。
与此同时,据载有一位叫圣宣的高僧由山海关游方至昆明,见到城北螺峰山(也称盘坤山)景色宜人,便驻锡于此,募建“补特罗伽”寺。“补特罗伽”为梵语,意为“开满小白花的山”,切螺峰山花繁四时之境;“补特罗伽”也称“普陀罗伽”或“普陀罗”,是观世音菩萨修道的地方,原在印度南海岸。寺取此名,更因当时南诏均奉行印度来滇池高僧赞摩伽陀所传“阿吒力”密教,而且“阿吒力”密教奉观音菩萨为“三本尊”之一。宋宝祐三年(公元1255年)寺毁于兵火,四十多年后的元初,曾任云南资善大夫、云南行中书省左丞的阿昔思,与其叔父临安路冶中阿的术,共同捐资重建,自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动工,直到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历时十八年方告竣工。这交重建规模宏大,殿宇辉煌,并增置了田地、塔林、菜园、花圃,并改“补特罗伽”寺为“圆通寺”以便记识,“圆通”亦为观音修道法门。新寺时为中庆府首刹,得到朝廷的嘉奖,颁赐藏经,天子玺书。梁王也先礼请云游来滇的大休禅师担任住持,并封“无念禅师”尊号。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滇宪监司德弥实卜花又请盘龙寺高僧莲峰崇照禅师为住持,并有铁符咒蛟的传说,今咒蛟台犹在。圆通寺一时“道风日盛,四众望归”。
明代洪武年间,日本僧人机先、天祥、斗南等因左丞相胡惟庸谋逆一案,被诛连谪戊往云南,一度驻锡圆通寺,并且募建了“古木回岩楼”、“翠微深处轩”、“雪窟”,同时还经常与文士雅集清吟。在沐晟的《沧海遗珠》诗集中收录了日本高僧诗三十余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黔国公沐晟,资助住持僧祖净开辟“采芝径”直达山顶,并得到沐晟每年十石大米的捐助。成化十九年,重建山门天王轮藏诸殿,绘塑两壁罗汉、圆觉、帝释等像。
到了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吴三桂捐助巨资重修大雄宝殿,新建“圆通胜境”石坊,将山门向外拓展,并请高僧乐亭禅师为住持。吴三桂死后,其孙吴世藩于大殿后壁增塑吴三桂、胡国柱、马保像。康熙二十年(公元1685年)总督蔡毓荣下令将吴三桂、胡国柱塑像拆除,马保像今存。康熙三十年前后,吴地高僧兰谷傅畹禅师(钦赐御前讲主)入主圆通寺,每到开堂讲经,僧俗数千人,前来聆听。又名士孙髯翁,晚年曾居咒蛟台卖卜为生。
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大水淹寺,殿堂、佛像均遭严重损坏,直到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才得以全部恢复,并将原塑的观音、文殊、普贤“南海三圣”改塑为如今的过、现、未来“三世佛”。清末,富民九峰山诗僧莲洲上人与乡贤陈荣昌等,在山顶接引殿组织“螺峰莲社”,专修弥陀净土。近代云南都督唐继尧,曾捐助住持平光上人重彩佛像,后由自性、体明、定安继任。
一九五六年,迎接出访缅甸回国的“佛牙舍利”在寺供奉三天,数十万人前来朝拜。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改为他用。一九八四年落实宗教政策,圆通寺归还佛教组织管理,作为省佛协的驻地,圆通寺成为省佛教协会直接管理的寺院,为全省佛教组织和寺院服务。在省佛协的领导和关怀下,圆通寺逐步完善,增添了部分“文革”中被毁的佛像,新建了泰式铜佛殿、藏传佛教经堂,举办了“传授居士菩萨大戒”、“水陆大法会”。
一九九八年在自筹为主、政府资助的情况下,重修大雄宝殿,二000年底竣工。同时,作为全省三大语系佛教的中枢,圆通寺联络着全国以及周边佛教国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继往开来,圆通寺将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内蕴和焕然的生机迈入二十一世纪,并本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愿望,精进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