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罗胝子尊者
五百罗汉第三十七尊
毗罗胝子尊者是古印度毘蓝过人,原是一个苦行僧,一苦修为解脱之法,与佛教的正宗不相容。后来受到佛祖的点悟,归从正法,成为德行高深的罗汉。
在见到佛祖之前,毘罗胝子是个坚定地苦行主义者,他认为,时间众生的一切苦乐,都是前世的因果报应,如果世间的人不做恶事,也不做善事,转生到来世就没有苦乐的区别,现在持戒修行,转生到未来世就不会受苦。毘罗胝子不但有一套理论,做起来也毫不含糊。他时常连续七天不吃不喝,而精神依然饱满。因为这个原因,他的观点受到人们的追捧,许多年轻人慕名而来,追随在他的左右。
佛教提倡用智慧的方法获得解脱,认为苦行对人不但没有帮助,做的过分了,还会引诱人走上邪路。因此苦行历来为正宗所不齿,被视为旁门左道。
虽然如此,佛祖并没有舍弃毗罗胝子,为了感化他,佛祖亲自来到毘蓝国。他入乡随俗,按照苦行僧的习惯住屋顶漏雨的草屋,吃牲畜才吃的麦糠。这样过了三个月之后,佛祖对毘罗胝子说:“我尝试了你们的生活,但是并没有感到有什么好处。天地的一切出产,本来没有好坏之分,我们认为坏的,也许动物觉得很好;我们认为好的,也许动物一点不喜欢。所以说,天地所赐取之不尽,但是生命各取所需,合乎本性也就是顺其自然,这样才能让天神感到满意。
佛祖又告诫他说,修行靠的是内心的纯净,和吃什么喝什么没有关系。人的物质需要仅仅是外在形式,并不重要,如果过分强调,一味苛求,反而会让人心神不宁,修行也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了。
佛祖的一番教诲让毗罗胝子幡然醒悟,他这才知道自己不能进步的原因。他立刻烧掉自己苦修的茅屋,带领所有的弟子皈依了佛祖,毘罗胝子是佛祖最早收服的外道领袖,他知过能改,为其他的外道提供了榜样,因为有这份功德,终于修成罗汉正果。